谈天广告位蓄势待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 | 浏览数: 624 |倒序浏览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2-06-02 
帖子
55 
1#
发表于 2011-3-21 09: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因为工作的原因,生了孩子,婆婆开始来我这带孩子,这一来,问题也就开始多了。南方北方人,自小习惯非常不一致,住在一起矛盾更多。就拿吃饭来说,我的婆婆是南方人,饮食习惯上就是一天要吃三顿米饭,可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却更喜欢米面搭配。开始的时候,我就想,吃不到一起自然是小事,为了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时间一长,就真的有点让人难以忍受了,如果做一个东北人喜欢吃的炖菜,我自己一个人要吃上三天,婆婆还会拿不屑的眼神看看,似乎在说“这也能吃吗?”……可以说,南北的生活差异,让我们双方都感觉有点别扭。
但孩子毕竟是要有人带的,这个婆媳关系还得好好处下去,这时候,怎么办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自己就琢磨再琢磨,终于,想出一点门道来。
(1)明确一个问题:婆婆在身边带孩子,优点多还是缺点多
我现在纸上写了了婆婆在身边的优缺点。
缺点:
可能她有一些自己不能容忍的习惯;
可能她对待自己有一些不公平;
可能她和自己的人生观念不合拍;
……
优点:
她是真心实意地爱孩子;
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方面,她竭尽全力;
有她在家里,自己比较放心;
……
分析来分析去,我发现,人生其实就是无数道选择题,总是利弊相存,我们只能是力争去选取具有最大优势的那一种。很显然,婆婆在身边的优势还是大一些的。
(2)        明确一个道理:婆媳关系难处,并不意味着就处不好。
婆媳关系为什么自古就很难处?原因其实很简单,你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她也并不是你的亲生妈妈。所谓的感情积累,是要在日久天长的接触中、互相关爱的体贴中建立的。
所以在和婆婆的相处过程中,我就尽量加上那么一点技巧,先付出一点感情,至少是让婆婆对你产生感情,甚至是那么一点点感激。怎么做呢?其实有一种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投其所好!
比如,随时随地记得给她买些衣服等礼物。老人大多是从过去的年代过来的人,舍不得往自己身上添新衣。如果能收到儿媳这样的礼物,她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当然这里也有一大忌讳,比如说去买衣服了,但给老公买了、给自己买了、给自己的父母买了,却惟独没有给婆婆买,这就是婆婆眼中的大忌。
自然,和婆婆处好关系的意义还有着一层特别的含义——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你的先生。被夹在中间的他,不可能不爱他的妈妈,也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妻子,二选一的选择题他最不愿意做,但如果妻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那丈夫自然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你,因感激而生爱,也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婚姻又增强了一个强有力的安全带。


顺便再介绍一下,从孩子还在肚子里我就开始读家教书,国内的、国外的,读了不少,也收获颇丰。我最近正在读的一本非常棒的教育孩子的书《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也有男孩版)。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还做过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书中的教育故事很让我感动,阐述得真正是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真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非常实用、有用的一本好书。
我已经购买了一本,而且推荐给了5个作妈妈的同事,她们也是如获至宝。
   教育我们家小咧咧,我受益匪浅,所以也强烈推荐给已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和读者!!!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2-06-02 
帖子
55 
读《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一书的同时,每读一篇,我都会在本子上认真记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并摘录一些好的教育方法。
现在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吧:
第一,无论如何,都请老师多鼓励。作者每次和自己女儿的班主任老师沟通时,都会拜托老师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请老师鼓励下孩子,夸奖她一下,哪怕是一些善意的谎言也好。”的确,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样的请求有些不可思议,哪个家长不是对老师说:“您一定好严管孩子,多批评批评他。”作为家长,我就曾这样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过,要求老师多批评孩子。可结果如何呢?孩子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多到我管不来。老师越批评,孩子越恨老师,讨厌老师,成绩自然是惨不忍睹。
云晓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顿时醒悟:“老师与父母是不同的,父母在家里说两句批评的话,也许伤害孩子一天或一会儿,但老师的一句批评却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都很难抬起头来。”
第二,感动女儿,就是成功的教育。作者在书中例举了自己的故事,感动了丈夫,结果收获了婚姻的幸福;感动了身边的朋友,结果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还有感动了自己的女儿,结果女儿变得日益优秀。是的,这就是“感动教育啊”的神奇力量。这一点,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我也是感触颇深,比如有些时候孩子表现特别优秀,我就会做几道他特别爱吃的菜,结果孩子那几天都会表现得特别好,和我之间也会表现得格外亲。我想,我会把这种“感动教育”继续做下去,还要做到更好。
第三,学会给孩子打100分。在书中,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老师不给孩子打100分,孩子得不到100分,那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打100分,让孩子信心鼓鼓地在学习之路上驰骋。比如,只要孩子把试卷上的错题都做对了,那父母就慷慨地打上个100分。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我还很是纳闷和怀疑,可仔细一分析,却发现作者的做法太绝妙了。一个总也得不到100分的孩子,一个总也不能品尝好成绩快乐的孩子,怎么可能会爱上学习呢?而父母引导孩子改正错题的过程,重新给孩子打100分的过程,不比对着孩子不如意的成绩大喊大叫有益得多吗?
第四,多做少说。作者在谈到如何为孩子择校的问题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始终认为,说得多不如做得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考100分”“你一定要上重点”,这样的话不仅没用,反而有害。特别是孩子渐渐长大后,日益增强的叛逆心理会让她的行为与你的期望愈加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心里有了什么期望、有了什么计划,是千万不能天天在女儿耳边唠叨的,更不能用命令的口吻去训斥,只需要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就好了,比如用心去搜索一下关于重点校的招生信息、重点校的各方面情况,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也才好对孩子做出最有利的引导。”
读到这段时,作为一位母亲,我真的感到很惭愧,“你一定要考100分”“你一定要上重点”正是我常常在孩子耳边反复叮嘱的话,可在实际行动上,我却真的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从没有像作者那样对孩子即将要上的学校进行那样细致的调查。
第五,给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自己是爸妈的宝贝”。作者最常对自己女儿说的一句话就是“女儿,妈妈很爱你”。并且,在女儿甜甜地回馈自己之后,她还有这样一段深情的表达: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即便自己成了80岁的老太婆,我也一定要对女儿大声地说“妈妈很爱你”,只有如此,我的宝贝才能永远真实地感触到这种爱、享受这种爱,并回馈我这个老太婆一生甜甜的“妈妈,我也爱你!”
看了这段话,我这个当妈妈的,心里瞬间就酥软了。是啊,我是如此的爱着女儿,爱就是我们之间的剪不断的丝线,但爱却也是需要表达的。现在,我们幼小的孩子需要听到我们明确的“我爱你”,当我们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这些老朽又何尝不需要孩子亲昵地说上一句“我爱你”呢。。
……
推荐已为人父、人母,或准父母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培养20年后最棒的女孩》(培养20年后最棒的男孩)

当当网好像有部分连载,搜一下就看到了。应该。或者过一阵我打字整理一下,有谁需要发给谁!

再给大家附两幅封面图吧!!
好东西,需要一起分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和婆婆的超级相处经验——牛人媳妇总结!! ...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