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4
- 经验值
- 8
- 在线时间
- 0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9-11-19
- 注册时间
- 2013-5-6
- 帖子
- 7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8
- 精华
- 0
- UID
- 9632722

- 宝宝生日
- 2009-11-19
- 帖子
- 7
|
强烈的依赖行为
学步儿总是好奇的探索世界,但是当他感受到那个世界的威胁压力时,便会立刻飞奔到父母的怀里。其实,幼儿这种既独立又依赖的矛盾现象是很正常且合理的,孩子的世界虽然渐渐变大了,但父母仍是他们的世界中心。虽然父母对现象通常感到欣慰,却也是一项负担,因为父母得一边工作,一边分心照顾紧抱着父母的脚、伤心哭泣的幼儿,而在这种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父母只能一面对幼儿充满罪恶感,一面勉强地完成工作。
幼儿如此强烈的依赖行为,不只妨碍了父母的工作,也影响幼儿在身体、心智、情绪、社会关系上的成长发展。因此,父母必须小心处理幼儿这段困惑时期,必须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与支持,但绝对不要过度保护,以免影响其应有的正常成长发展。
父母该如何让幼儿带着信心,慢慢学习独立,不再时时刻刻粘着父母呢?以下是我建议的方法。
․给幼儿满满的关注
研究发现,当父母对幼儿的关注越充足,幼儿就越不会想要时时刻刻粘着父母不放,或想独占父母的注意力,所以父母可以尽量找时间陪伴孩子,陪他一起唱歌、说故事给他听、和他一起玩游戏等。充足的关怀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及安全感,进而有勇气学习独立,渐渐的,孩子对父母的强烈依赖心也会随着时间减轻。
․分散孩子的心思
就算父母只是暂时离开孩子几分钟,也要找些事情给孩子做,借此分散孩子的心思。例如,找一些他一个人可以进行的游戏或活动给孩子做(像是画图、堆乐高积木),等他因专注而忘记父母,不再时时刻刻粘着父母时,父母就可以做点自己的事。
․保持冷静、从容的态度
父母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身的焦虑传给幼儿,进而导致幼儿的情绪无法安定,因此遇到紧急事情,必须暂时离开孩子去处理时,父母务必保持冷静且从容不迫的态度,以面带微笑的沉稳语调对孩子说话。
如果孩子仍然哭闹着不让父母离开,父母也绝对不要露出烦躁的表情,请以平静、轻松的语气对他说:“不用担心,我保证很快就回来陪你。”等事情处理完后,也要以同样轻松的态度对他说:“我答应你很快就回来陪你,你看,我是不是很快就回来了?”久而久之,孩子会相信且习惯父母真的只是暂时离开,也就不再哭闹不休了。
․不要留恋幼儿的依赖行为
随着年纪渐增,幼儿开始脱离父母、学习独立,有些父母这时反而会有失落感,觉得孩子不再需要自己,因而舍不得放开孩子的手,留恋并希望孩子能够继续依赖自己。这些父母会暗暗的高兴幼儿对自己的依赖,但他们却没有警觉到,这种心态只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所以父母必须随时自我提醒,避免对孩子的依赖行为有所期待,以免阻碍幼儿的正常成长发展。
如果你用尽所有的方法,孩子依然片刻都无法离开你的话,那么就先让他依赖,不要强迫与他分离,以免造成他内心的恐惧,之后再趁机开导他即可。一般而言,幼儿的依赖行为是很正常的,且大约会持续到上托儿所后才会慢慢改善,对此,父母不妨让孩子与外界多多接触,协助他早点独立。
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从幼儿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的人生就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分离,因为每个新阶段的成长都代表一次新的分离。断奶改吃固体食物,代表着离开妈妈的乳房;学会爬、坐、走路,代表着离开妈妈的怀抱;紧接着,上学、离家参加夏令营、到外地上大学等,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分离,因此父母应该趁着孩子年幼时,协助他学习处理分离的场面,这将有助于孩子未来处理不同阶段的分离情绪。
一般而言,在十个月大到两岁期间,许多学步儿在与父母分开时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绪、露出明显的痛苦忧郁。有些孩子从未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形,但有些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会延伸至三岁,甚至到更大的时候。这类容易陷入分离焦虑情绪的幼儿,如果除了父母之外,得不到其他大人的关爱或很少接触其他大人,他们的焦虑情况会变得更严重。
以下几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解决分离时的焦虑问题。
․重视孩子的焦虑情绪
当孩子哭喊着求父母不要离开时,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焦虑情绪,但不要反应过度与紧张,虽然内心会有不忍,不过仍得实事求是,该做的事还是要做。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时,父母应以冷静、同情的态度安抚孩子,但还是坚定地离开他,千万不要因为心软而误事。
․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会独立,于是采取铁腕手段,经常刻意离开孩子,让他长时间独处。这种训练孩子独立的方式会让孩子还来不及真正学会独立,就已经变成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容易情绪焦虑的孩子。
在训练孩子独立的过程中必须要很有耐心,而且绝对不要随意或刻意离开他。当孩子面临生活的转变或遭遇压力时,父母更需要加倍关爱孩子,慢慢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等孩子有了安全感后,在与父母的离开时就比较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同时学习独立的速度也会比较快。
․千万不要偷偷离开
很多父母为了不想和孩子分离时,看到他伤心哭闹、难分难舍的情景,于是趁着幼儿不注意或睡着时偷偷离开。其实,这种方法不但无法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反而让孩子更觉得没有安全感,以致于下次更紧盯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父母有离开的征兆,就会紧粘着父母不放。所以,父母应该把握每次和幼儿分离时的“程序”,借此帮助幼儿建立信心与安全感。
․别让孩子掌控局势
许多父母为了安抚孩子的哭闹行为,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孩子也很聪明且很快地察觉到,“哭闹”就是他掌控局势的最大筹码,从此渐渐学会以哭闹来得到想要的东西。
让孩子学会“哭闹是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的观念,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童年课题。父母绝不要因为孩子大哭大闹就让他为所欲为,而是应该按照上述方法,按部就班的进行,在该与孩子分开时不要三心二意的犹豫不决,要让孩子知道局势是由你掌控的,同时也要让他习惯由别人来照顾他。
․抛开愧疚感
大部分的父母在与孩子分离时都会感到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伤心哭闹的模样,内心更会浮现深深的愧疚。其实,父母难免会感到愧疚,但这样的愧疚毫无建设性可言,不但无法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反而会令孩子觉得你离开他是项错误的行为,所以才会充满内疚感。收拾起你的愧疚吧!想办法解决孩子的焦虑才是务实、正确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