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事!“第三者”好烦小学报名遇到的各类问题上海入园体检——你问我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8 | 浏览数: 1278 |倒序浏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0-06-17 
帖子
107 
1#
发表于 2011-7-4 15: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奥秘
宝妈们是否发现,宝宝往往会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游戏乐此不疲,重复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纳闷,宝宝怎么了?不会有心理问题吧?

幼儿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我们眼中显得毫无意义的宝宝的“重复”行为,其实都有各种各样切实的理由:

  成长学习的需要  宝宝要逐渐建立自己的“智商”,就要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哦!
  1岁之前——感官重复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从不经意的吮吸、踢脚、抓扔玩具中对自己和世界开始了解和学习,因为无意间发现乐趣,如咀嚼的享受、踢脚引起的身体的摇晃、抓扔玩具产生的声音而重复。
    1岁-1岁半——实验重复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通过对重复行为进行“微调”来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比如反复地堆砌推散沙子、放在手里、放在衣服上、放在嘴巴里——看看都是啥感觉,最后对沙子有一个综合的理解。
   1岁半-2岁——语言重复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语言上“突飞猛进”,所以他会反复说、听、唱相同的内容,其实是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呢。
  所以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能帮助宝宝记住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同一个故事听过多次之后,宝宝就更有能力开始复述这个故事了。可见我们认为“没意思”的重复对宝宝来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哦。

  自信感受的需要  自信的感觉并不是宝宝出生后就马上具有的,而是在大人日积月累的欣赏、表扬、鼓励中慢慢形成的,其实随着宝宝的成长,它自我赞赏、自我鼓励的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在宝宝的婴幼儿期(3岁之前),其实很难有成人所谓的“成就感”,他们的“成就感”大多来自每次完成那种“简简单单”的行为(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谜语、做早已熟悉的游戏)之后,心中因为感觉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而产生的自豪和满意之情。宝宝们从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
 
    寻求爱的需要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长辈的爱和关怀,有足够爱的“储备”的宝宝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外界世界,当宝宝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比如生病、觉得自卑、失去心爱的东西、努力失败、和小伙伴闹别扭——往往会变得特别需要长辈的关心,有时会有一种“越活越小”的感觉。爸爸妈妈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宝宝度过成长中的关键时刻啊!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1-06-15 
帖子
原来有这么多讲究的啊,路过帮顶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52 
对孩子,多理解是没错的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88 
恩,LZ说的有道理


越来越看不懂了,这么多行为的背后的这么多的含义啊

欢欢乐乐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06-27 
帖子
3866 
反正,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就不理睬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0-06-17 
帖子
107 
重复是宝宝学习的过程,语言上更是如此。我家宝前一阵反复叫阿姨,这两天又整天叫妈妈,而且似乎能理解这些词的意思了。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7-08-15 
帖子
44 
其实孩子精着呢,啥都懂的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0-06-17 
帖子
107 
俺家的就是小人精一只,主意大着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奥秘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