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49
- 经验值
- 523
- 在线时间
- 3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10-10-07
- 注册时间
- 2010-9-1
- 帖子
- 99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526
- 精华
- 0
- UID
- 5054963
       
- 宝宝生日
- 2010-10-07
- 帖子
- 99
|
对于,育儿这个事,我是真喜欢琢磨,有一个阶段是非常的想跟人聊跟人说。我老公总说我,你怎么看见个当妈的这个嘴就没有把门的呢,怎么就没完没了的跟人说呢。我当时在心里想,如果我有好的育儿理念,只想着把自己家的孩子教育好,就算咱们家的孩子长大了特别优秀,如果社会特别的乱,出门就可能被人砍一刀。中国孩子的生长环境实在太奇怪了。80后说是小皇帝,90后是小太阳,那么这些00后恐怕都是太阳的太阳,皇帝的祖宗了。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现在回忆我的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可是我和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游戏和玩具都差不多。可是现在呢?别说农村和城市了,就是城市里的孩子生存环境也是天穰之别。这些孩子没有好的心理素质,长大了,该如何成就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呢?
让孩子在爱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个母亲能给社会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这一段时间,我总结出了做万无一失的早教的方式,所以和大家分享。
一:多了解各方面的论点和论据
目前很多育儿专家的理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这边出来一个某某专家说母乳6个月就没有营养了,那边就又出来一个协会说母乳必需坚持到两岁。
很多妈妈只看到一边的立场。我这一阵接触的妈妈,都说孩子一岁前要断奶,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不仅是教育孩子,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这好比夫妻吵架,肯定是各说各的理。到底谁有理,得您都听明白了才能有个判断不是!
二:多和妈妈们交流育儿经验而不是只想着哪个玩具好玩,哪家衣服打折,或者去哪一家幼儿园
真知灼见是要自己经历过的,如果您没有经历过,那就多跟经历过的人请教。结交一些愿意在育儿路上一起努力的妈妈。比如我身边就有好些个吃奶吃到两岁自然断奶,身体健康性格可爱的宝宝。分析看来,吃奶吃到两岁的孩子,安全感是更好一些,也更好沟通一些。
三:心里倾向哪一边之后,还要有理论根据才能更踏实
还拿母乳为例。说母乳没营养的那些专家要让孩子吃什么呢?吃牛奶。人的奶没营养,牛的奶却有营养。牛产奶是为了给谁吃的呢?是小牛,牛母的产奶期是一年,一头牛的生长周期为4年,寿命大概是20-30年。也就是说,4年就成年的小牛,要吃一年的它自己妈妈的奶。那么人呢,人的青春期是13-18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9岁。那按这个比例来说,至少也应该吃奶吃到三岁啊!所以吃到两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不让人吃自己妈妈的奶确非让人吃牛的奶呢?
四:育儿遵循的原则
1.自然为上,当有些问题有点搞不清楚了,那就想一想,哪一个说法更自然就遵守这个自然的这个。中国在世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更聪明。古代没有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古人的大脑发育也没有被耽误啊。
众家之言
如今家长能接受的育儿派系很多。比如蒙式,比如国学,比如蒙式。家长完全早早的领会贯通一下,选出适合家庭和孩子的理论去实施。孰是孰非且不去管它,先纵观这几种教育和思想,有没有相通之处。蒙式和华德福在早期教育上就几乎一致,给孩子一个恰当的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蒙式讲究教具和操作,华德福有点无为而治的感觉,不要看表像,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尊重孩子的专注力,给孩子充分思考的自由,在孩子做一件事是不打扰,甚至不引导。
我最近跟着豌豆听弟子规,这小妞看上去并没有听进去多少,我却时时有感悟。比如,人不闲事勿扰,人不安话勿搅。 这是多好与人相处的道理。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归原处。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这说的就是蒙式的归位原则啊。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这就是要建立最基本的秩序啊。
老祖宗都讲明白的道理,现在我们要去看西方的书才能明白了。所以多看看老祖宗的经典,何谓经,是经验,是经历。老祖宗把他们的经验总结成典,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啊。我们读了经典,在工作学习中印证感悟。是对能够生而为人的尊重。
文言文看不懂怎么办,从最简单的开始看,跟孩子一起学。
就一个弟子规,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
4.感恩的心
经常有人对我说,你对孩子是太尽心了。豌豆有你可真幸福。我有时笑知,有时我会认真的回答“是豌豆给了我太多,我和她之间,不知道是谁给了谁更多”。抱着这样的心态,当她打翻了豆浆,当她摔了杯子,当她开始耍赖,我都不生气。
5.适应规则
我们让孩子适应规则的同时,母亲也要适应并且遵守规则。
比如孩子犯了错,不要生气,不能情绪化。只陈述事实,只讲规则。这也是规则之一。
当和孩子发生了对抗,第一个去想这违反不违反规则,而不是第一反应是我想不想去做。
给孩子足够的爱
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妈妈的爱,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母爱更重要了。不要吝啬你的语言和拥抱,时刻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爱她。
"发生一些事的时候,要让孩子了解人生的智慧。
大杯子里的水倒到小杯子里的水会洒出来,是人改变不了的事实。改变不了的事实就接受,不用发脾气。
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你可以不把你的玩具给别人,但是你不能阻止别人把玩具送出去。
看见别人做了与我们不一样的事(乱扔垃圾等等),我们要坚持我们的原则。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妈妈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并且做到。孩子可以不上早教班,可以不要高级玩具,可以不穿名牌的衣服,但是孩子依然会很幸福,很健康的成长。
贴子是转来的,感受很深,与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