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54
- 经验值
- 169
- 在线时间
- 19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6.03.17
- 注册时间
- 2011-5-18
- 帖子
- 15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88
- 精华
- 0
- UID
- 5950766
   
- 宝宝生日
- 2006.03.17
- 帖子
- 153
|
3~5岁的孩子比较倔犟,教育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其实孩子来到人世间,本身是一张白纸。经过三至五年,他感觉到了自已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这是他们自我的觉悟,渴望支配这个世界、证明自身的存在和本身的无力、无助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常常很烦躁。所以这段时间里孩子容易倔犟、叛逆,总是与父母或老师对着干。
孩子的倔犟、叛逆不是无缘无故的。我想这与父母的要求过高、期望过大,常常要求孩子这样或那样做,并经常对孩子采取不正确的批评方法相关。要规避这一时期,个人认为除了平等平和,换位思考外,艺术地批评孩子的错误显得尤其重要。
人们都不喜欢挨批评,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在受到批评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使批评难以达到效果。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往往因此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倔犟,产生逆反心理,对批评出现免疫功能。这说明我们的批评方法一定不对。
批评孩子不等于将孩子当成自已的出气筒并且去惩罚孩子。而是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让批评达到春风化雨、药到病除的效果。
小一班时,儿子学习不认真,一学期下来,老师教过的课文,一个字不识。我如果一味地打骂,一味地强迫他学习,不改变那种粗暴批评的教育方法,虽然一时之间有一点效果,短期内也看不出什么问题。长此以往,他会认为学习是一种可怕的事情,这会扼杀他本身就具有的求知欲望,就等于毁掉了他的人生。幸亏我觉察得早,否则必将追悔末及。
在那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就相当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了,总会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去规范他的行为。为了改变儿子一心二用的习性,我在放他喜欢看的《汽车总动员》时,不允许他干别的,如果看到他玩车子,我就会把片子停掉,一定要他坐好认真看,他说他在听也不行,通过这不是批评的批评方式,让他慢慢改掉不好的习惯,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应该是可能的事情。不用直接地说教,只以行动去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好习惯,这样没伤到他的面子和自尊。为了要得到一种满足,他总会放弃一些东西。时间长了,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的自觉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一段时间,儿子每天早上都不愿进食,端端碗,尝两口就不吃了。讲道理讲了几次他就不开心了。我便采取了克扣他饼干和牛奶的方法,告诉他,如果他不好好吃早餐,证明他不饿,所以今天的饼干和牛奶就没了。说到做到,有两天没得到饼干和牛奶。那以后吃早餐也比较令人满意了。
针对他不太喜欢吃蔬菜的问题,我找了几个他熟悉的较高和较矮小的小朋友作参照。说长得高的小朋友之所以长得高,是因为他喜欢吃蔬菜。长得不高的就是吃蔬菜少的,因
为营养不均衡所以就营养不良,发育不好。
一味的批评说教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倒让亲子之间关系紧张。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批评方法,以引导代替批评,我觉的心胸壑然。
教育孩子真的不是看几本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去摸索,与孩子共同成长也许是亲子教育的真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