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1 | 浏览数: 2396 |倒序浏览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467 
1#
发表于 2009-7-5 13:1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桃子:
宜:含有丰富的铁,铁在人体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足0.0005%,相当于2.6克(对于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女性而言)或4克(对于一个体重为70千克的男性而言)大小的重量!铁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机体中。一种是所谓的“血红素”铁:它是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又是人体中红血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具有保证氧气传送到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将二氧化碳通 过肺部排出体外的功能。另外一种是所谓的“非血红素”铁,储存于体内,主要在肝部。蛋白质、糖、钙、果胶等,尤适合贫血的人吃,其所含的果胶,还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因此有预防便秘的作用。 忌:桃虽好吃 ,但不可多食,多吃会引起腹泻等急性肠胃疾病。

大杏:
宜:杏肉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医学研究表明,胡萝卜素可以增进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特别是传染性疾病。胡萝卜素也是强有力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去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A的前体。亦即它能在体内转换成维生素A,适量的维生素A能防止夜盲症和干眼病,还能增强呼吸道上皮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对于保护视力有好处。杏仁则含蛋白质、粗脂肪、磷、铁、钾等多种营养,还有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等作用。 忌:杏属于温热水果,不能多吃,容易上火。另外杏仁也不能多吃,易导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食用杏及杏仁时不能过量。

荔枝:
宜:荔枝富含镁、钾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既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好处,又有美白润肤的作用。此外荔枝还含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很适合产妇和老弱人群食用。 忌: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时,不适合吃荔枝。另外,荔枝也不能多吃,以防得上“荔枝病”,即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同时,也要防止上火,可在吃荔枝的时候,边喝盐水边吃,或把荔枝肉浸泡在盐水里再吃。

Rank: 1

宝宝生日
2008-12-29 
帖子
挺好的!正好今天老人家打电话来说不让给宝宝喂桃子吃,我还疑惑呢,学习了。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7-22 
帖子
8951 
不是说荔枝上火,不能吃吗?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09-01-27 
帖子
3546 
贫血的话,葡萄也不错哦~
冰糖葫芦酸又甜。。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09-08-28 
帖子
15042 
我还听人家说桃和杏不能多吃呢
筱白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8-17 
帖子
646 
这段时间吃的最多的水果就是桃子和荔枝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09-08-15 
帖子
3492 
爱吃桃子哦我,哈哈,既解馋又补铁,一举两得么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9-09-25 
帖子
43 
我也喜欢吃桃子,正好有点贫血,哈哈,比猪肝什么肝的好吃多了~~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9-10-20 
帖子
95 
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9-08-27 
帖子
366 
喜欢吃桃子,每天三个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孕期易吃的三种水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