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事!“第三者”好烦小学报名遇到的各类问题上海入园体检——你问我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1087 |倒序浏览

幼中班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09-05-11 
帖子
28 
1#
发表于 2011-10-10 12: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掌握全面教育

    三岁孩子教育日渐为家长所重视,三岁孩子的教育是孩子一生最关键的教育,所以家长必须学会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三岁孩子教育主要责任在家长,三岁孩子的教育好不好直接是家长的问题,请家长认真学习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相关内容,并付诸实践。
    一、语言教育:
   人们说,三岁的孩子对语言充满着无限的渴望。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紧接着两岁之后,孩子又一次处于语言能力爆发性成长的时期。因此父母们必须尽可能把更多的语言给予孩子。
  首先,父母们必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对孩子讲话,就像对大人一样,用正确且条理清晰的语言对孩子说话,使他能够由此产生逻辑性的思维。
  比如,不要用训斥的语调对孩子嚷嚷“给我安静一点”,而可以换一种说法:“妈妈正在打电话,你要安静一点。”这样,孩子便会明白必须安静的理由。再比如说:“把伞也带去吧,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我们应该用这种有条理的方式对孩子说话。
  虽说有的话有一定的难度,但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听进去。某一天,他会在一个恰当的场合,很贴切地说出这句话来,让父母大吃一惊。
  子女教育网阅读小提示:在父母毫无察觉之中,孩子也会学到东西。那么,如果母亲经常给孩子正确、丰富的语言,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进步得更快。反之,如果极少对孩子说话,则有可能带出一个少言寡语、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
  另外,除了对孩子说话,还应多给他念图画书。孩子是非常喜欢让大人给自己念图画书的,一天给他念五本也好、十本也好,只要他希望。还有,带孩子到图书馆去,让他找出自己喜欢的书,并帮他借回家看。在孩子三岁的时候,让他养成这个习惯。
  给孩子念大量的书,能使他理解和积累丰富的词汇。事实上,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比念图画书更好的了。顺便说一点,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并使他自发地产生想读书的愿望,这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一般说来,三岁孩子正处于文字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有的对文字非常感兴趣的孩子,即使你不去管他,他也会主动来问母亲:“这个字怎么念?”这么问来问去,不知不觉地就把一本书全都记住了,竟然一本接一本地看起来。现在,要去找一个能够自己看书的三岁孩子,已经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二、读、写教育:(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读、写教育:
  从心理学研究数据表明:孩子的读、写活动可以从两三岁开始,并推荐付诸实践。
  学习的适应期与其说是在五六岁,倒不如说是在两三岁更合适,特别是有关数的概念的学习。如果不把这段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而是让它白白度过,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发展。
  子女教育网阅读小提示:人们发现,在这一时期里,如果孩子没有养成对文字的好感,那么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对文字就不会显示出多大的热情,学习文字的能力也很低下。要是在孩子半岁左右就开始念图画书给他听,养成每天和父母一起看书的习惯,那么到了五岁时,他肯定会对文字表现出兴趣来。
  “这本书上面的故事可好看了,可是妈妈现在太忙,没空念。要是你自己能认识字该多好啊。”母亲如果对孩子这么说,就有可能诱发出他想自己来认字的愿望。像这种自然地唤起孩子对文字的关注的做法,是极其有效的。一旦他真的用心认起来,很快就能把一本书记住。
  早早地培养孩子对文字的读、写能力,将会把孩子的思想引导到更高的层次,他的天地将会变得更加宽广,同时,一种对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和境界的理解能力也会从此培养起来。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读书的习惯,如果超过六岁再培养将会很困难,但若是从三岁就开始培养起来,则会变得非常轻松。
  那么,三岁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书呢?正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妖魔鬼怪的故事并不是孩子最喜欢的。孩子对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更加感兴趣。给孩子买书时,还是挑一些有关孩子自身题材的图书吧。其实,如果在图书馆里让孩子自己选择图书的话,这一类书被选中的可能性最大。
  美国的乔森·奥克纳博士说:“国语的能力是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少成正比的,并且也与在校学习的成绩成正比。”也就是说,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阅读能力,等同于赐予了他一笔丰厚的财产。


   三、独立性教育:(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独立性教育: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
    子女教育网阅读小提示: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独立性教育:(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

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四、别对他说“不知道” (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四、别对他说“不知道”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一岁半到2岁的小孩,不管看到或听到什么,总是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孩的语言能力急速成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记事物的名称上。小孩一旦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有名称后,就开始胡乱提出问题想要记起新的名字。这是“第一期的问题阶段”:到了4、5岁左右,就进入“第二期的问题阶段”了。
  子女教育网阅读小提示:而大人对此询问通常不加以理会。不过2岁前后的“问题阶段”所问的内容都相当单纯,只是令大人感到罗唆罢了。其实这哪是罗唆?小孩就是经由这种方法来记人名及事物的,这也是他聪明的一种表现。
    应对方法:(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1) 反复作相同的回答
  在记新名称时,只告诉孩子一次是不够的,要反复作相同的回答,让孩子真正确认这上名称后才算数。而且当孩子多问几次时,大人不可以“刚刚才说过”为理由来加以责备,反而要更清楚地回答。另外,当孩子记家人名字时容易搞混,父母应该让他完全记起一个名字后,再告诉他“这里有一个名字哦,你可以这样称呼。”
  (2) 反问孩子也是方法之一
  不要光回答孩子,偶尔反问孩子“这是什么?”也是好方法;孩子如果会,他一定会回答,当他答对时也请夸奖他,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这就是亲子之间的“问答游戏”,而回答问题时若能举出实例是最好的。
  (3) 大人的态度很重要
  大人回答问题的态度相当重要,一旦给予孩子坏的印象,小孩就不敢再提出问题了。再怎么忙碌,也尽可能正视孩子的脸,满脸笑容地回答小孩所问的问题。
  (4) 培养智慧的回答方法
  2岁小孩提出的问题,父母却以大人程度的内容回答,将使孩子丧失兴趣,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不是要大人回答得非常圆满,而是要让孩子容易懂;孩子懂了之后自然会满足,并继续提出问题。
  敷衍了事的回答方式,绝对不会满足小孩;唯有明确的回答,才能激起小孩再提出问题的欲望,进而逐渐理解周围的事物。
    五、电视的影响 :(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3岁宝宝教育)
五、电视的影响 :(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3岁宝宝教育)
  一出生就处在电视环境的现代小孩,可能认为电视并不稀奇,就像很自然地认识家中的其他各种器具一样。 当然1岁儿也会关心电视,不过他们恐怕只有在“蛋糕”、“小狗”等画面出现时,眼睛才会为之一亮。但是两岁儿就不同,他对什么时间有什么节目、该按哪个按钮都相当熟悉。而且,对电视内容有相当程度的反应,有时让人搞不清楚他是不是真的能看懂。
  有关电视的影响,基本上从2岁开始,以下是作父母该注意的事项:
  (1) 时间、距离的问题
  让小孩看电视的持续时间最多只能30分钟;如果看太久,对眼睛相当不好,因此30分钟后必须有一段休息时间。另外小孩的座位要比电视位置稍高,距离大约是画面对角线的8倍长,室内的光线和画面相比不可太暗或太亮。 
  (2) 时间分配的效果
  2岁儿喜欢凡事都有规则性,看电视的时间若加以分配,让他在固定的时间内看喜欢的节目他最高兴。对熟悉的节目,他有如和好朋友见面一样充满兴趣,这时候是让孩子养成节制习惯的最好时机。
  一般的幼儿节目时间正好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刻,那就让小孩独自享受电视节目吧!像有节奏感、可以一起运动的节目,都是小孩喜欢且容易模仿的;如果有时间,希望家长尽可能陪孩子一块欣赏,制造一些亲子间共同的话题。
  (3) 不用担心小孩的模仿
  2岁到5岁之间的小孩是最会模仿的,当然电视节目也在模仿之列;不过2岁的幼儿多半不会受节目内容的影响,只会模仿简单的字句或动作,因此不用过于担心。与其怕电视影响小孩,不如先担心大人的行为或说话是否会影响小孩的发展,不过还是尽可能选择适合小孩的节目。
  (4) 有冲击性的节目
  不适合幼儿观赏的电视节目,是指富有冲击性,像一些残忍、有攻击性、令人畏惧或不安的画面,都容易造成小孩不眠、夜惊、食欲不振等现象。由于幼儿的理解力不够,往往把这些画面当作真的;因此若要让小孩看这些刺激的节目,大人最好陪伴在侧,并紧抓小孩的手以减少他的不安,看完之后还要对孩子仔细地说明。
  (5) 电视儿童的预防
  一般人所谓的“电视儿童”只是单指长时间看电视的小孩,事实上这不光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对于电视影响小孩的程度也该考虑。小孩子整天守着电视,把电视当作好朋友,这会使孩子在成长、学习上和社会呈现脱离状态。 
  子女教育网阅读小提示:由于电视是机器,无法了解小孩的心思,亦不能和小孩促膝对谈地相互交流,因此小孩无法真正吸收知识和培养感情。
  不过2岁儿可是个道地的探险家,如果大人能作适当的安排,小孩对电视以外的活动仍然有相当浓厚的兴趣。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三岁孩子的全面教育方法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