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976 |倒序浏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93 
1#
发表于 2015-11-28 10: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金秋九月,本是风景宜人,然而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威胁着宝宝的抵抗力。爸爸妈妈如何见招拆招,帮助宝宝提升抵抗力,完胜“换季挑战”呢?
抵抗力挑战A:秋季腹泻
顾名思义,秋季腹泻就是最容易发生在秋天的腹泻。入秋以后,宝宝的腹泻发病开始频繁。因此,爸爸妈妈可不能有任何松懈。
“瑶瑶8个月了,小家伙的身体一直都是棒棒的。可有一天,瑶瑶的精神突然变得很差,干呕,还不肯喝水,接下来的几天还一直拉肚子便便稀得要命。可把我给吓坏了!”
通关tips:把好“病从口入”第一关。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增强宝宝对病菌的抵抗力。温度保持好,宝宝身体棒。宝宝的日常生活需要稳定适宜的温度,特别是娇贵的小肚子,一定要时常注意保暖。
抵抗力挑战B:气管炎
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秋季天气复杂多变,气候渐趋干燥,此时宝宝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变差,咳嗽功能弱,嗓子里的分泌物稠厚不易咳出,更助长了感染的蔓延,容易引起急性咽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猫猫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小女生,可是这几天来变得非常焦躁,经常会哭闹不休,喘气呼哧呼哧的,猫猫你是怎么了!”
通关tips:患气管炎时,人体内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加上发热和细菌毒素对肠胃消化功能的影响,这时宝宝体内的营养物质可能会出现缺乏的情况,爸爸妈妈对此不可轻视,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为宝宝补充营养。
抵抗力挑战C:流感
秋季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身体抵抗力低下的宝宝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此时应该加强对宝宝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笑笑已经1岁半了。笑笑这几天的体温上升得很厉害,有时甚至超过38℃,而且还经常肚子疼,每次都会哭得很厉害,全家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通关tips:至今仍没有确切有效的特殊治疗方法来对付流感。不过流感具有自愈性,患病期间,只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饮食保证营养清淡等即可。如果是体弱、年幼和免疫力较弱的宝宝,日常应更重视免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有效防治流行性感冒。
抵抗力挑战D:过敏性皮炎



秋天空气中含有的动物皮屑、灰尘量大大增加,过敏抵抗力还很弱的宝宝十分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薇薇是个萌萌的小公主,最近面颊出现发红、干燥、脱皮与瘙痒症状,并且开始向全身扩展。薇薇变得焦躁不安,每晚都睡不着觉。”
通关tips:避免“痒一抓一痒”的恶性循环。宝宝发病时,要防止他抓挠瘙痒处,以免挠破肌肤,造成感染。必要时可给宝宝涂抹合适的温和的润肤露,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和不适。
特别关卡:宝宝入园
九月,又一批宝宝要入园啦!然而许多妈妈却是愁愁愁!抵抗力差的宝宝,进入人多的环境,容易交叉感染。再加上刚离开妈妈,宝宝心理压力大,频频患上“入园病”。
“昭昭去年刚上幼儿园。第一学期可真是每月一病:拉肚子、感冒、发烧,还出过一次水痘。病病病,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啊!”
通关tips: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平时就应该给宝宝打造强壮的身体。尤其在刚入园的一个星期,需要带着宝宝锻炼身体,调整饮食作息,及时疏导分离焦虑,并且用好玩有趣的事物吸引和鼓励宝宝上幼儿园。

提高抵抗力小锦囊:许多妈妈抱怨:千小心万小心,每到秋季,宝宝还是频繁中招,到底该怎么办?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方法有很多:适当添衣、合理作息、营养饮食、充足的睡眠等,想必爸爸妈妈都有所了解。但小编想告诉妈妈,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哦,直接刺激宝宝身体免疫抗体sIgA分泌,提高宝宝自身抵抗力。另外,每天给宝宝补充益生菌,还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增加,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帮助宝宝肠道功能成熟,有利营养吸收。
总之,提高抵抗力非一日之功。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爸爸妈妈要提前做好准备,别等到宝宝生病了才着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秋季宝宝抵抗力差怎么办-看挑战几大常见疾病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