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26
- 经验值
- 94
- 在线时间
- 0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13-2-1
- 注册时间
- 2015-4-6
- 帖子
- 47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94
- 精华
- 0
- UID
- 30874842
  
- 宝宝生日
- 2013-2-1
- 帖子
- 47
|
一、让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让孩子帮忙做点小家务活,自己料理自己简单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脱衣,上厕所,洗脸,洗小手帕等。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这些能力,大人随手就给干了,这是不对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无可非议,但是长此以往,使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压抑,使之产生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二、培养自理能力,要启发孩子的兴趣 培养自理能力,要启发孩子的兴趣,不要生硬地要求孩子干不愿干的事情。家长要耐心教导,做示范,如怎样擦桌子,怎样扫地,洗手怎样打肥皂,尤其穿衣服,要分清正反,对准扣眼,系上扣子等。孩子年龄小,做事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父母教孩子适当干些家务劳动,完全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时间不要过长,不要侵占孩子玩耍的时间,否则反而会有碍孩子身心的发展。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澳邦奶粉妈妈们认为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付诸行动。 1、 积极鼓励和夸奖孩子良好的行为 2、 对孩子的不良表现进行一贯的冷淡或限制 3、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 4、 请孩子监督检查家长的坏习惯 5、 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模式 父母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四、孩子习惯养成后不易改吗? 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式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 有的孩子挑食,最初常常是偶然因素,看到某些东西没食欲或者吃了不舒服,以后见到它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间一长挑拣惯了,有些食物就再也吃不进了。 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甚至无法改变。 就像小孩子学结巴,开始是因为好玩,等到自己变成口吃,若不尽早强化治疗将致终生无法纠正。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父母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孩子养成坏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