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2837
- 经验值
- 6886
- 在线时间
- 3813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8-06-26
- 注册时间
- 2010-8-27
- 帖子
- 3205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
- 精华
- 62
- UID
- 5027527
- 宝宝生日
- 2008-06-26
- 帖子
- 3205
|
小猪妈妈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今天小猪被怀疑得了手足口病!
说的是小猪手心长了一个很小的点,送幼儿园去后,被老师退回来了,说不能去上学,要去医院检查了才给去!
那么到底是不是手足口呢?幼儿园老师不是医生自然无法辨别,而如果我们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则能提早发现并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送去医院检查。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的可能,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是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