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3 | 浏览数: 1966 |正序浏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1#
发表于 2008-11-16 15: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周岁宝宝学会会自理教育

走得好。走是大脑控制下的全身运动,走路能使小儿的活动范围扩大,看到的东西和接受的刺激也就随之增多,同时也解放了双手,这样,双手可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都能刺激大脑的发育。走时,要求小儿用足跟着地走,如果发现小儿是用脚尖走或走而不稳,或抬高腿走,或一岁半还不会走,那么要找医生看看。

  手和指尖的灵巧活动。这是指练习拇指和食指的对捏动作,这对小儿今后的生活、劳动、学习和使用工具都很重要。因此,要从小儿一岁起就练习握笔、画画、捡豆豆、插棍子、搭积木等。

  训练与人交往的能力。一岁多孩子会走了,又是模仿能力形成时期。这时小儿可跟在妈妈后边,一边模仿,一边活动,做做模仿动作,多练习说话。但更要注意多与小朋友交往,这样可以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也能促使语言发育得更好。

  要使吃、睡、便规律化。这几方面的自理和规律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表现,能促使小儿体格发育健壮和大脑正常发育。要在这个时期训练小儿会用语言表达吃、睡、便的要求,会用杯子喝水,会用勺子,会自己用手拿东西吃,会自己去小便,并能控制大便
琦宝宝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7-12-04 
帖子
1802 
萱妈真仔细,学习了
豆豆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7-09-21 
帖子
10261 
仔细看了。孩子刚生病,马虎不得
牛牛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6-11-03 
帖子
8179 
真是学习啦~~ 以后要注意啦~~~
琦宝宝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7-12-04 
帖子
1802 
真长啊!今天看了点,明天再来
豆豆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6-11-27 
帖子
4387 
萱发的这些好有用啊,我收藏着慢慢用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入睡后出汗宝宝的护理法

经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爱出汗,尤其是睡觉时,枕头都湿湿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缺钙?”很多人知道缺钙的孩子爱出汗,却不知道,出汗多也是其他一些疾病的讯号,如结核病等。

有许多孩子入睡后有出汗现象,如能鉴别下述几种情况,对症下药就好了。

有些孩子每当入睡后,全身出汗多,尤其在头部更为突出,还表现为出汗的同时常伴有摇头症状。这些孩子在枕后部可发现有一圈脱发,有时还可见到入睡后惊跳、惊哭或烦躁不安。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常是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缺钙,常见于1岁以内,几个月大小的孩子,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保健门诊做检查治疗。

另一种孩子,刚入睡时无汗,入睡一段时间后,尤其是后半夜出现全身大汗,皮肤湿黏,这种叫“盗汗”。如孩子同时有面色苍白或苍黄,两面颊部潮红,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并有低热和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看有无结核病的可能。多数孩子表现为入睡后不久出汗,而无其他不适表现,可能是因为孩子从兴奋状态逐渐进入抑制状态的过程中,全身血液流动仍较快,这种出汗不属异常。

家长要注意孩子开始入睡时,不要把被子盖得过多,待熟睡后达到一定稳定状态,再将被子盖好,并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10招给宝宝“降火”

夏季节,宝宝很容易“上火”,怎么办呢?这里介绍了10个妙招给宝宝“降火”。

1.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注意膳食合理,以保证充足的奶量。

2.选好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选用配方奶,多喂白开水。

3.合理添加辅食
对4个月的小宝宝要适时添加辅食,如米汤、红薯泥、菜泥、肉泥、肝泥、水果汁等;宝宝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外,还应合理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可起到预防上火和便秘的作用。

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应培养宝宝爱吃蔬菜水果的好习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防止上火。

5.控制宝宝的零食
尤其是不要吃瓜子、炒花生、油炸或红烧等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6.春捂要适度
宝宝穿衣服不可过厚,以免影响体内热量散发而上火。

7.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8.保证睡眠
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妈妈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9.多活动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要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以促使宝宝体内积热的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10.自制药茶
家长可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每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儿童常喝牛奶对呼吸系统有益

芬兰科学家通过对570名儿童作了调查后发现:由于牛奶中含有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病菌的抗菌素的原因,所以常喝牛奶对呼吸系统特别有益。每天饮用250毫升牛奶的孩子与不饮用牛奶的孩子相比,罹患严重呼吸系统疾患的比例减少了17个百分点,而患上一般性呼吸道系统疾患的比例更是减少了3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正由于罹患各种呼吸系统疾患的比例减少了,由此也减少了由抗生素导致的过敏症有肠部疾患。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改变孩子不良睡眠习惯的8个要点

种类: 
  半夜惊醒哭泣、睡觉前和醒时哭闹不休、或有人陪才肯入睡、拒绝睡觉。

  原因: 
  1.生病,如发烧、腹痛所引起的睡眠障碍。 
  2.房间环境不佳,如太冷、太热或太亮导致孩子哭醒。  
  3.对睡眠产生恐惧。 
  4.睡前活动太激烈或吃太多东西。 
  5.午睡睡太多。 
  6.父母本身有晚睡习惯,也造成孩子睡眠时间不固定。 

  对孩子人格影响: 
  1.拖延、不守时。 
  2.精神不佳、情绪不稳定、爱闹脾气。 
  3.依赖性、没安全感。 

  解决办法: 
  1.睡前做一次检查,可摸摸孩子额头、手脚、尿布,确定孩子身体状况。 
  2.改善房内环境,夏季,房间内,一般维持在25摄氏度-27摄氏度,在睡前就调节好室温。平日保持房内空气畅通,不要盖太厚被子或穿过多衣物睡觉。 
  3.如果怕黑,可在房里留一盏灯,将孩子抱在怀中,陪孩子入睡,培养愉快情绪。 
  4.睡前避免活动量大的兴奋游戏,不说可怕的故事,情绪平稳有助于入睡。 
  5.睡前不吃油腻、难消化食物。父母由于工作关系,有吃宵夜的习惯,也间接养成孩子吃宵夜。饱餐之后不但难以入眠,胃部刚接纳食物,促使血液集中至胃部,此时入睡不仅食物尚未消化,更容易使幼儿发生腹部不适情形。 
  6.营造愉快的睡眠气氛,如在旁边说故事给孩子听、播放轻柔音乐、调整灯光等。 
  7.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让大人的生活影响孩子。 
  8.亲吻孩子脸颊,让孩子感觉妈妈的爱,愉快地入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5-12-09 
帖子
1045 
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教育

语言、常识、音乐、美术、计算、体育等6门功课,20分钟一节课,这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张“课程表”。该园老师说,因家长迫切想了解孩子能学到什么,幼儿园不得不在每周五向家长发放下周的“课程表”,把教学计划告诉孩子的父母。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中,不少幼儿园都开设了各种知识类课程,而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知识学习的关注也大大超过了其他方面。
一家幼儿园的老师说,在报名过程中,家长们问得最多的是用怎样的课程教学、将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一位家长问会不会给孩子留家庭作业,在得到否定的回答时,这位家长竟感到非常失望。
师资力量如何?大学毕业的老师多不多?这些问题也成了家长对幼儿园关注的焦点。一位幼儿教师说,幼儿园应提供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运动活动等全方位的完善教育,而不仅是智力教育,家长们如对智力方面过于关注,会影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位幼教工作者说,如下午放学时到幼儿园门口站一会儿,会发现大多数家长会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之类话题,而很少有家长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开不开心。
一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认为,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技能教育,把幼儿园当成了学前教育班,这对幼儿的发展并不利。3至6岁的孩子除早期的智力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合群、自信、健康的心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健康宝宝全攻略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