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5 | 浏览数: 1655 |正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1-06 
帖子
56 
1#
发表于 2012-7-30 16:2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新出生后喝奶粉的宝宝,比吃母乳的宝宝便秘的几率要高很多。通常情况下,宝宝的饮食量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排便就少。如果长期饮食不足,造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就不容易解出便便。而且,奶中的糖量不足,也会使大便干燥。此外,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也会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而出现便秘。
婴幼儿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有的宝宝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新爸爸新妈妈没有带宝宝的经验,看到宝宝好几天都不便便,爸爸妈妈就会感到焦急,束手无策。其实,新生儿便秘海华丝有方法防治的。以下几个实用妙方,供爸爸妈妈做个参考:

妙方一:平时应增加喂水次数。喝奶粉的宝宝两次奶中间要多喝点水,如果宝宝不愿喝水,月龄小又不适合喝果汁,就在水里加以点点葡萄糖,引起宝宝喝水的兴趣。夏天快到了,新生儿皮肤很薄,只有成人的1/3,热天会使宝宝身体里的水分通过皮肤蒸发,胃肠道的水分也会减少一些。一些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或者混合喂养的孩子要适当多喝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一定喝太多水,因为乳汁中80%都是水。妙方二:奶粉不要轻易换,避免引起宝宝胃肠不适。4个月内,宝宝的奶粉最好不要换来换去。但如果发现有些配方奶不适合他,可以选择加一些含有双歧杆菌的奶粉,增加孩子胃肠道菌群的协调,

妙方三: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促进肠道蠕动。右手四指并拢,在孩子的脐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适当给孩子做做按摩,早晨起床以后晚上睡觉之前家长把手搓热了,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三五分钟,帮助孩子肠道蠕动。

妙方四:用温水给宝宝洗肛门,或用热毛巾敷宝宝的肛门。

妙方五:手上沾点油在肛门处按摩按摩,或用棉签沾点油在肛门1公分深度上下左右轻轻地捅一捅做扩肛。

妙方六:奶粉或牛奶喂养的宝宝,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在两次奶之间,喂点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对便秘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妙方七: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宝宝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妙方八: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妙方九: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但这种方法尽量少用,避免深深依赖性。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 
建议可以补充些益生菌进行缓解,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滞留时间,加速新陈代谢,使排便畅通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 
算了锐欧 发表于 2012-9-24 12:05
感谢楼主分享,我家吃纽曼思益生菌调理好的,没有副作用

我们家也吃过这个益生菌调理,现在上厕所正常很多了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8 
学习了,我们家便秘是吃益生菌调理的:)~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2012-05-27 
帖子
34 
试试百灵购的吉仕乐西梅汁,效果不错,味道也好,酸酸的!我家宝宝喝了很好!通便的!

开塞露香皂会有依赖。给他喝通便茶他痛苦死了,并且喝了有效不喝没效的!多喂点水润肠道

,也可以喂点水果泥!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04-08 
帖子
433 
感谢楼主分享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生儿便秘的几个实用妙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