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3
- 经验值
- 17
- 在线时间
- 1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注册时间
- 2009-3-6
- 帖子
- 4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8
- 精华
- 0
- UID
- 699103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4
|
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
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
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中耳),透过中枢
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
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
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
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不足,便会形成脑功能的反应不全,会引
发学习上的困难。
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平衡感不佳,会形成站无站像,坐
无坐像,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运不安
、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
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
乱中。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识能力、
身体和灵活及情绪的好坏。触觉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毛病是:在
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
固执、挑食、偏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
发展。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
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是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
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的主
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的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
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
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的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
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不用看镜子,我们可以正确找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阶梯,可
以灵活上下楼梯,拍球,开车,骑自行车,游泳,双手双脚及身体
双侧协调,运作自如,这便是本体感。本体感发展良好,大脑功能
才能发挥自如,观察力敏锐,反应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像创造能
力也才能丰富地发展起来。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但实际上
人类自下而上需要的最基本而且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
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
、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
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
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
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
觉。
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
大脑发展地特别快。
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其指
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这种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80%
的基础。
触觉敏感的儿童,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较弱,所以会固执于
熟悉的经验上,表现为粘人,怕陌生人,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
常固执于熟悉的不干不净和动作中,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
,不喜欢他人的触摸,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常陷于
孤独中。容易有偏食,吸吮手指和触摸生殖器的习惯;不喜欢被人
拥抱,却喜欢拥抱别人,并常出现很多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触觉反应迟钝的儿童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大脑的分
辨能力差,所以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识,无
法保护自己,学习能力也很难发展。
目前触觉敏感的儿童日益增多,这和生产环境和婴幼儿生产的
环境都有关。剖腹产或产钳的生产方式使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
或产道挤压力量较弱,都会使儿童的触觉学习比正常生产的儿童少
,触觉敏感的机会自然也较高。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但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减少,身体接触
的地方也少了。户外玩沙土、玩水及草地上打滚的游戏也不多了,
甚至晒太阳,吹风的机会也都很少了,儿童在触觉学习上的严重不
足,是触觉敏感最主要的原因。
在所有的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从肌肉关节到全
身皮肤,每天都有无数不断的触觉感觉输入大脑。脑干将这些信息
加以过滤,一些对大脑思考及反应不重要的信息被压抑下来。因此
通常我们对衣服、微风,一些不重要的碰撞都不产生反应,也使大
脑不至于紧张和忙碌。
这种过滤,整理到选择反应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能力。感觉
防御太强的儿童,这方面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对任何信息都急着去
做反应,大脑动荡不安,自然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对衣服或周围
一切接触都会去做不舒服的处理,重要的学习信息,自然也就很难
专心的传入大脑皮层了。
有人认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
1、胎位不正所产生的固有平衡失常;
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3、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4、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5、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运动不足;
7、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8、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9、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
其实,日常很多游戏都可以刺激到孩子的前庭平衡,触觉及本
位感的。例如:
游戏1:趴地推球
适用:前庭觉不足
方法:让儿童俯卧在软垫上,距墙约60-100公分,头抬高,
用双手反复向墙壁推球。
游戏2:大龙球
适用: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
方法:让儿童俯卧或仰卧在大龙球上,指导老师双手抓信孩子的双
脚,让儿童在球上,使其身体力量适当地在各部位挤压。
游戏3:羊角球
适用: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
方法:让儿童坐在羊角球上,用双手抓住两个角,跳跃运动。
游戏4:小触觉球游戏
适用:触觉不足,本体感不足
方法:小触觉球体积小,球面刺多,对皮肤的局部刺激较大,指导
老师可用小触觉球触摸孩子的头部,背部,颈后部前庭神经附近,
也可指导儿童用双手将触觉球放在揪心转动,触摸手背,手腕,脚
底等身体部位。
游戏5:跳袋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重力不安全症,本体感不足
方法:让儿童进入跳袋中,站在跳袋内,双手拉住袋子的周边,向
前后,左右跳跃。
游戏6:跳床游戏
适用:平衡感不足,前庭觉不足,本体感不足
方法:让儿童在跳床上自由自在地跳跃,每次可以从20下跳到2
00下,跳跃时尽量放松。也可以在跳床跳动时,抱着球或绒毛玩
具,以增加其身体协调的难度。
游戏7:海洋球游戏
适用: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
方法:指导儿童用力跳入或轻轻地跳入球池内。儿童在球池中寻找
“宝物”或将身体埋在球中,接受球的挤压。
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