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8
- 经验值
- 12
- 在线时间
- 0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6-04-21
- 注册时间
- 2014-7-21
- 帖子
- 6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2
- 精华
- 0
- UID
- 18866519

- 宝宝生日
- 2006-04-21
- 帖子
- 6
|
本帖最后由 to小七 于 2014-8-5 15:28 编辑
扎针时没把针扎在手腕上,而是扎在了头皮上。我看了一下周围的小儿,大都是这样。看着哇哇大哭的宝宝,我很是不解,为什么不扎手腕,非扎头皮?这安全吗?
在儿科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小儿家长对各种治疗、护理操作不理解,特别是静脉输液,家属常常存在恐惧心理,个别家属因护士穿刺不能“一针见血”、加之小儿哭闹而伤心流泪。还有因此指责护理人员技术差引起护患纠纷。
其实,小儿静脉输液可以选择手背、足背、头皮、腹壁等部位的浅静脉,护士实际操作时会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最佳部位。
两岁以下婴儿因手背部位较短,手背静脉穿刺多靠近腕关节部位,不易固定,输液过程中针头容易穿破血管出现肿胀;加上绝大部分小儿营养状况良好,四肢细小的表浅静脉被厚厚的皮下脂肪掩盖,所以这些正常**打点滴的地方,往往无法看清小儿的血管。而小儿的头皮静脉表浅,毛细血管丰富,血液循环快,药物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即便是四肢穿刺成功,小儿手脚也不易固定,手甩几下或脚乱踢几下可能也就滚针了。相比之下,此年龄段的小儿首选头皮静脉,不但好扎而且好固定,输液成功率高。这样由于小儿的双手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可以拿玩具来分散小儿注意力,让其配合输液。而对于2岁~3岁极不合作的小儿也可选择头皮静脉针。
另外,手背、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可选择足背静脉,尽可能选择远离踝关节的部位,并妥善固定,才能保证输液顺利进行。
不少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感到害怕,担心影响小儿大脑。其实这种静脉穿刺只是头部表皮内的小脉,不会伤及小儿颅骨和大脑。但由于个体差异(如疤痕体质者),有时头皮静脉穿刺点可能会留下一小疤痕,因此,穿刺时护士会尽可能接近发际或剃去少许头发,穿刺点位于发际内,以免在前额部位留下疤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