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22 | 浏览数: 2900 |倒序浏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1#
发表于 2011-9-6 10: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想要短时间里了解上海,真的应该到苏州河边走一走,这条河流记录了上海的历史,沿岸分布着各式景点,很容易就能将上海的两极呈现出来,混乱,但生机勃勃。象我这样的外地银来了,来这转转也来感受下,是很不错滴!

背景: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古称松江。1916年后始称苏州河。它源于太湖瓜泾口,经苏州、吴县、昆山、青浦、嘉定等县区,从西向东穿过上海市区,最终在外白渡桥下汇入黄浦江。据说苏州河也曾是一条烟波浩淼、浩浩荡荡奔向大海的大河,岁月沧桑让它成了一条静静的支流。历史总让人感慨,哪怕只是一条发臭的小河。沿河两岸的建筑曾是这段历史的记录。
  我们的行走,开始于外滩北端的白渡桥,正是苏州河注入黄浦江的地方,也是苏州河的终点。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1.jpg


外白渡桥的侧面

有没有一种欧式殖民地的建筑风格?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第一站:外白渡桥 上海大厦
  传说最初苏州河上没有桥梁,人来人往,靠的是渡口的摆渡船。上海开埠后,河岸上的繁华显现如于一夜之间,原先的几个摆渡口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856年,一个叫韦尔斯的英国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外摆渡的位置建了一座木桥,人称“外摆渡桥”。和今天的许多道路和桥梁一样,木制的外摆渡桥还是收费的。后来人们发现这过桥费只对中国人收取,于是遭到了国人的抗议和冷落。我猜那情形应该如同今天的“反对日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2.jpg

傍晚时分的外白渡桥

沧桑感表露出来了,心里蛮沉重的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3.jpg


在灯光的映衬下,外白渡桥显得韵味十足,有木有?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据说是考虑到国人日益高涨的愤慨,1873年8月,工部局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对国人也免费的木桥,定名为“公园桥”(Garden Bridge),同近旁的外滩公园呼应。劳苦大众从此不必再付那二文过桥费,于是大家就称这新建的木桥为 “外白渡桥”--不渡白不渡的“白渡”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外白渡桥横跨苏州河,南端是外滩,北接虹口区。就在桥的北堍,伫立着浦江饭店、上海大厦和俄罗斯领事馆。这几幢建筑,都有着不凡的来历。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Broadway Mansion),大厦东边的东大名路当时也被称为百老汇路(Broadway Rd。),名称里似乎包含着十里洋场纷繁芜杂、纸醉金迷的意味。如今看来,这当年的Broadway其实不过是条破烂的小路,当年的百老汇大厦也不过是一幢外表陈旧、单调的老楼,整幢建筑似乎只是长方体的刻板的组合,只看到顶上的边缘有些简单的装饰,门头上贴着俗气的红色墙砖,屋顶上的广告十分刺眼。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4.jpg


走到河南路桥,桥北部的东面是著名的公寓建筑河滨大楼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乘电梯可到邮电大厦的楼顶,近距离欣赏巴洛克风格的钟塔。钟塔两侧铸有雕塑,一组为三人,分别持火车头、轮船和电信电缆模型,象征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另一组也是三人,居中者为水星,是希腊神话中的商神,左右为爱神,象征邮政为人们沟通情愫。这些雕塑并非初建成时的原物,相传它们在“文革”中被拆下来并准备砸毁时,幸有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于晚间偷偷地将这些雕塑翻制了石膏模型并保留起来,这样才使后来复制雕塑时,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5.jpg

邮电大厦的钟塔


6.jpg



邮电大厦上的雕塑 颇有艺术感呢!


  在邮电大厦的屋顶花园,除了可以看到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和四川路桥,还可以看到苏州河上游的河南路桥。从邮电大厦出来,沿着北苏州河路向西继续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河南路桥。这是一座破烂又漂亮的老桥,据说始建于1876年,原来是木桥,名为“三摆渡桥”。它还有个别名叫作“铁大桥”,因为附近曾有一条从通往吴淞口的铁路,那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再后来,1884年,桥的北堍建了一座“天后宫”,于是河南路桥有了一个更漂亮的名字:“天妃桥”,也称为“天后宫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附近一幢破败又精致的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后来在网上查找原上海总商会的信息时才发现,原来就是这幢房子就是原“上海总商会”。这幢巴洛克风格的老建筑竣工于1913年,听说去年它曾被以一亿元的底价拍卖,最终却没有人将其买下。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7-05-29 
帖子
哇,这么走走也挺有情调的噢,LZ辛苦啦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0 
这个地方我也想去看看了,看起来不错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hanna001 发表于 2011-9-6 10:20
这个地方我也想去看看了,看起来不错

是不错的,抽空可以逛逛的

7.jpg

路牌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下一站是莫干山路的艺术仓库。走了很久,一座桥下,又看到了涂鸦。想必离艺术家们不远了。碰到不少老外迎面走来,有的和我一样,对着墙上的涂鸦不停的拍照。

8.jpg


涂鸦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看地图,过了澳门路,就该是莫干山路了。终于看到了。
  果然,这里有很多的艺术画廊和工作室,摆放着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但并非我这样的俗人都能看懂。有很多值得琢磨的东西,我只是匆匆看过,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一些人体的雕塑,夸张的嘴脸,还有那画着金茂大厦的油画和那个看似苦苦思索的画家。这时相机没电了;也为了不侵犯艺术家的版权,我没有拍照。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第四站:圣约翰大学 华东师大
  经过苏州河上的校园桥,来到河畔的菁菁校园。这片校园之所以如此吸引我,是因为这里曾是一个传奇——圣约翰大学。

9.jpg

圣约翰大学大门里的邹韬奋雕像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地图上可以看到,这片校园类似于莫干山路的面粉厂和艺术仓库区,也是一小片陆地伸向苏州河。据说,当年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因为觉得苏州河在这一河段两岸风光特别旖旎,突获灵感要在此建校。

  如今,在校园的苏州河岸,看到的是浑黑的河水,河对岸错落的棚户和新建的俗气的高楼。但这些都还没能完全抹杀这个校园的传奇的气息,因为它已经“沉淀了岁月的风华,弥漫着历史的醇香”。

10.jpg

爱在华师大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60 
下一站即是终点,华东师大。在一个隐约的路口,右拐进去,走对了,就是通向终点的枣阳路。这同样是一条校园(华东师大)和公园(长风公园)之间的马路,至少有一段是树影婆娑、僻静而悠远的。把华东师大作为终点,完全是因为前人推荐的路线如此。印象中这并非一个特别的大学,没听说过它的故事,也不会有圣约翰般的传奇色彩。唯一的印象是“爱在华师大”——它多少该有几分浪漫吧。

11.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行走苏州河,看尽上海沧桑,这种心情你懂的!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