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44
- 经验值
- 65
- 在线时间
- 3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注册时间
- 2011-3-8
- 帖子
- 1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68
- 精华
- 0
- UID
- 5685124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10
|
这几天我没事就看看教子的书籍,真的,书本是最好的老师,我在看之中,.领悟了一个一个小道理,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其实是我一直来错误的做法 就是要让孩子听话.
叫孩子听话,做听话的孩子;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喜欢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自己或别人的孩子。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总觉得我们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还多,经验、学识、见闻、人情世故等都非孩子可同日而语,听我的话意味着少碰壁、少走弯路. 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我十几年来因此自以为是一直认为要让孩子做个听话的孩子. 我这是拿孩子的命运作赌注的冒险行为,我现在我觉得我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倾向.我一定要反思.现把我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举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教新生儿走路?就是希望他学会自己走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抱着他。同样的道理,人生的路最终要靠自己去走,父母既不能代步,也不可能陪着走完全程,更长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因而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思考,自己拿主义,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执行,自己去担当. 这时候不听话的孩子由于长期的独立思维训练和不断的吃一堑长一智,会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来。而听话惯了,被人指引惯了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父母没有能力指引他了,就有束手无策之感,无法应对变化无穷的生活。因此,这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也是成立的。
其实“听话教育”阻碍了孩子质疑能力的发展。而每件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意见去办,孩子就会少动脑筋,多生出依赖,长此以往,孩子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没有主见、趋于盲从的角色。“听话教育”还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听话”使孩子循规蹈矩,多半不敢在师长面前刨根问底,也不敢流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容易形成一种刻板型的内向性格,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听话教育”使学生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如果普天下的孩子清一色地“听话”,千人一面,单调刻板,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听话”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一味地教导孩子听话,无异于剥夺了孩子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的权利。嘴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脚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结果只会导致孩子民主意识的缺失。
一开口就要求孩子“听话”,或“乖,听话”式诱逼孩子“听话”,就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不容侵犯的位置上去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做家长、做老师的,就喜欢把“听话”挂在嘴里,落实在行动上,却不知这种“听话教育”存在着这么多的弊端。
我们在反对“听话教育”,也并不是鼓励孩子“反”字当头,我行我素;也不是提倡做师长的应该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相对而言,师长们见多识广,在孩子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给以适当的指点,那是应该的;在攸关孩子前途的重要问题上,给以及时的点拨、恳切的忠告,那就更是做师长的职责所在了。但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凡事要求孩子“听话”,非替孩子做主不可的做法,是我们所必须坚决唾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