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1 | 浏览数: 1280 |倒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1#
发表于 2015-6-9 17:0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对于大多数妈妈而言,都会尽可能的为宝宝提供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如母乳质量问题。管管收到一位麻麻的反应,问宝宝才4个月,但是看起来却像是1岁的宝宝,不是的是不是奶水原因,因为前阵子一直喝猪蹄汤,现在宝宝长得肉肉的,但是也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奶水太好,让宝宝营养过剩!究竟会不会呢?


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产后妈妈选择母乳喂养宝宝,而宝宝变得白白胖胖甚至体重发育超标,确实是与母乳质量有关系的。如果产后妈妈在生下宝宝后常喝油腻的下奶汤,如猪蹄汤、鸡汤等,其中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但是蛋白质及维生素又相对较少,那么产后妈妈的乳汁就会营养成分不均衡,导致宝宝营养过剩,甚至某种营养素缺失。但是,母乳质量太好并不是导致宝宝营养过剩的绝对因素,甚至不是一件坏事,科学的喂养方法才是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特别是母乳含有百分之五十的脂肪,除了供给宝宝身体热量之外,还满足宝宝脑部发育所需的脂肪(脑部60%的结构来自于脂肪);丰富的钙和磷可以使宝宝长的又高又壮;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及保护婴儿免于感染及慢性病的发生;比非得因子和寡糖可以抑制肠道病菌增生和帮助消化。哺喂母乳的亲密接触和亲子关系可刺激婴儿脑部及心智发育。所以大多数妈妈会选择母乳喂养。另外,母乳可分为三大阶段:

        1.初乳:产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称初乳。由于含有β胡萝卜素、蛋白质及有形物质较多故质稠。开始三天内,乳房中乳汁尚未充盈之前,每次喂乳亦可吸出初乳2-20ml。初乳中含蛋白质量比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曾被称为出生后最早获得的口服免疫抗体,脂肪和乳糖含量则较成熟乳为少。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二、科学的母乳喂养方法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哺乳时要注意婴儿的各种变化,了解他们的饥饿情况、吸乳速度、吸乳量的多少、情绪反应、吸吮强度、吞咽节律及吐奶情况。哺乳行为,各个婴儿表现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妈妈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采取合适的方法应对。只有让婴儿的口腔与乳头正确衔接,才能起到充分吸吮乳汁的作用。如果婴儿的嘴只含着乳头,吸吮时口腔就会呈负压。这时,虽然吸力很强但不能使乳汁从小囊中喷出,还容易将乳头皮肤受伤,引起疼痛并发细菌感染,造成乳房脓肿,使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三、产后妈妈的健康生活作息与均衡饮食


产后妈妈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有充足的乳汁喂养宝宝,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抚育照顾孩子,因此要十分注意自身保健。每天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要充足,按婴儿的睡眠节律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日夜至少要睡8-9小时。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膳食既要满足妈妈本身的健康所需,又要满足泌乳,为婴儿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要做到食物多品种,数量要足够,烹调要合理,使食物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除了正常三餐外,可在上午、午后、晚间增加进餐2-3次。食物要干稀搭配,注意多喝汤水,比平时多进液体1000-1500毫升以供乳汁分泌。限制辛辣及强刺激食品,禁烟酒。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4-09-06 
帖子
274 
学习了,收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有关母乳的那些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