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为了3岁这个关键“成长槛”,不少家长铆足了劲,给孩子补充“营养”。一些3岁左右、特别是还未入幼儿园的孩子早教需求最旺盛。有的孩子甚至报了三四个班,小小年纪开始“赶场”,“体验”音乐、美术、英语等各类课程。
很多孩子3岁不到,已是“多课程宝宝”。他们不止参加一个早教班,而是奔波于多个课程班,有的甚至参加了三四个。吴女士一口气给刚满3岁的儿子报了三个班——英语、音乐,还有表达课。吴女士说,表达课引进了“美国情商教育”经验,比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就能上一节课,让小朋友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动邀请玩伴,一起分享玩具等。目前早教班的门类很多,还包括体育、陶艺、动手创造、思维拓展等。
可是早教是等于早教课吗?
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所郁琴芳认为,早教对孩子们来说,是自然,是游戏,是生活的方式,而不是林林总总的课程。对0—6岁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亲子教育比机构早教更为贴心,“每天花时间和孩子交流,陪他们玩玩具、做游戏,亲子阅读、走进大自然等,效果可能比报班上课更好。”
国外的早教方式:在国外,很多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不会让他们参加课程班,而是家长接受“早期教育”,比如,如何设计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如何动手制造玩具开发孩子智力;怎样激发孩子的交流欲望等,家长有了科学育儿观,孩子可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锻炼能力。
我看到这两种方式对比,相信不少麻麻巴巴,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吧?早教难道=早教课? 说说你认为上早教课更好吗?我如果让孩子上早教,那可能出于,孩子在家没处去,只好送早教,这让我纠结 不知道你让宝上早教的理由?让我也学习下,交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