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791 |倒序浏览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0 
1#
发表于 2009-3-19 13: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

   随着汽车走入家庭和消费者用车观念的逐渐成熟,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不能让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以外,儿童乘车还有其他一些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让小孩子自己上下车

    现象:驾车外出旅行,或家长开车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校门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定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2.把小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3.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有关试验表明,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4.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5.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的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的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专家建议家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6.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7.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8.车内堆砌装饰品

    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的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01.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