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9
- 经验值
- 70
- 在线时间
- 4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7-05-13
- 注册时间
- 2010-7-28
- 帖子
- 16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74
- 精华
- 0
- UID
- 4495597
  
- 宝宝生日
- 2007-05-13
- 帖子
- 16
|
贴今天的更新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抓住了儿童及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某些本质内容。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个体与不断扩大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有阶段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有待解决,合理的解决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便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0~1岁是儿童能否建立对世界的信任的关键时期。信任是婴儿要学习的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也是健康人格得以形成的基础。如果婴儿生活在爱与关怀之中,其要求能够得到母亲或其他看护者的及时回应,他(她)就能形成对世界的信任,如果遭到虐待,或者其要求长期得不到回应或关注,婴儿就会产生对世界或他人的怀疑或恐惧的心理,引起不信任感,形成对人怀疑、惧怕、不信任的人格。
1~3岁是儿童能否形成自主感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允许与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愿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有自控的能力或影响环境的能力,就会形成自信和自主感;如果儿童的自主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的自主能力感到疑虑,对自身或自己的行为抱有羞怯感,形成一种消极人格。
3~6岁是儿童能否形成主动性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运动能力的增强、认知水平的提高,并富有想像力,能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如果父母给予儿童更多的机会进行能激励其主动精神的活动,并耐心听取和细心回答他的问题,适当鼓励和妥善处置儿童的建议,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反之,儿童发展成出拘谨、压抑与被动的人格。
6~11岁是儿童能否形成乐观、勤奋的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儿童追求的是学习或活动的成就。如果儿童能够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得到赞许或奖励,就会促进乐观、进取与勤奋人格的形成。反之,如果他(她)在家庭、社会或同龄人中获得的都是负面的经验,就会产生自卑感,形成自卑的人格。
青少年期是青少年能否确立自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追问“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她)自主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主选择的人生目标会让他(她)对自己的一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否则,他(她)就会陷入混乱和迷惘。
(备注:以下四阶段涉及到成年期,略去)
这段很长,而且略显枯燥,但实在是非常非常精华的东西啊。
[ 本帖最后由 小菜菜妈 于 2010-7-29 19: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