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7 | 浏览数: 1565 |倒序浏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1#
发表于 2015-4-9 10: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锦溪位于昆山市西南,距古镇周庄8公里,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成名已有两千多年,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非常喜欢锦溪的山水,死后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达800余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
    从上海出发,地铁11号线到花桥站换乘游七到锦溪汽车站下车走几百米就可到古镇了。锦溪被称为博物馆之乡,古镇里有好多家博物馆,据说最著名的是“古砖瓦博物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去博物馆参观,这也算是一桩憾事。
  
一条长廊将游客引往古镇

1.jpg



2.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锦溪最著名的十眼长桥,建于明代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5.jpg



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处处都是那么的养眼

6.jpg



7.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8.jpg



10.jpg



9.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锦溪桥梁密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民谣素有“三十六只桥,七十二只窑”之说,锦溪的石桥之多比其他古镇更甚,虽然桥是一种交通工具,但桥一旦建成就不单单是一座桥了,它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文征明也曾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七言绝句:“斜阳诗思绕寒汀,何处秋风欸乃声。水漫蒹葭情不及,锦溪桥下白烟生。”

溥济桥,又名陈家桥,建造年代不详,缘起于一个尊老孝母的故事,普济桥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

12.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本帖最后由 Emma-sweety 于 2015-4-9 10:25 编辑

普庆桥俗称俞家桥,系索腰并联式单孔拱桥,始建于清雍正11年(1733),乾隆年间重修,桥柱上有桥联: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

13.jpg



里和桥俗称南观音桥,又称南塘桥,始建于明,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南北走向横跨南市河上,单孔石拱桥。

14.jpg



众安桥,俗称牌楼桥,系花岗石单孔平桥,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顾克让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清道光年间重造,是锦溪保存较好的古桥之一。

15.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古镇的民居枕河而居,游客不多一切都是那么的幽静,惬意,用四川话说就是“巴适得很!”

17.jpg



杏黄的店招在微风中飘扬,店家不紧不慢的做着自己的生意,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心安便是桃源!

18.jpg



更喜欢那些别有特色的民居

19.jpg



20.jp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1-03 
帖子
348 
古镇里有很多的博物馆,时间的关系都没有进去参观

21.jpg



只要是古镇,就有着这样青石板铺路的悠长的小巷,这可是我的最爱!

22.jpg



感觉还没与看够就已经夕阳西下了,依依不舍的告别锦溪,暗暗在心里说:锦溪,我还会来的!

23.jpg



24.jpg



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07 
古镇景色真的很美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的踏青季】锦溪——叫我怎能不爱你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