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2 | 浏览数: 7819 |倒序浏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1#
发表于 2009-5-19 17: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长妇婴目前接受外区MM。

2、一般11周多点的时间打4008883899长妇婴热线咨询何时预约建大卡。(告诉对方怀孕时间,他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去预约,一般在12周-13周之间)

3、预约当天不需要挂号,也不需要大清早过去。(我上次是11点的时候到那的)在便民服务中心,跟护士说要预约建大卡,拿出身份证、孕妇联系册、(如有转诊单也需要带去,比如有高危倾向的,长妇婴要看是否可以接收)。最后拿到一张建大卡预约单,如期去建卡就OK了。(一般在15-16周的时间做第一次检查。据说之前没有预约这道程序,一般孕妇要凌晨就去排队,现在就不用了)

4、按预约时间去建大卡。预约单显示当天7:00-7:15到医院,可以吃早饭。
实际情况是:医院7点开始挂号,7点不到门没开就有很多人排队。(不想在外面等太长时间的MM可以稍微晚点来,只要别超过9点。)
等开了门,建卡孕妇不需要排正常队伍,直接去4号窗口排队就可以了,感觉像享受特别待遇似的。
排队时,护士会问你姓名,给你整个流程单,付2500元钱或者刷卡。
另外,如果当天你没吃早饭,可以当天就抽血,如果你吃了,就只能在下一次上孕妇学校课前抽,一般是7点半,然后8点15分上课。

接下来流程:
1、去便民服务中心登记,拿B超号,B超7点半开始做。给一个尿管,留小便。(尽量在B超前做掉,因为结果需要等一段时间,结果在大厅里直接刷卡就可以有单子了)
2、在没做B超前就去一楼心电图拿心电图号,心电图8点开始做。所有号都可以过时召回,不必担心错号。
3、做完B超和心电图(如果没有挨到做B超或者心电图的MM也可以先做这步)去产科门诊产前登记处登记,带双方身份证,60元付听课费。填好大卡信息,自己称体重,量血压,等医生询问病史。
4、7号房间:产科初诊检查:填一张母亲血清筛查申请单;妇科检查:验白带,衣原体,支原体等;听胎心(可以听到像小火车的声音)。最后拿4根管子去检验科检验,白带当场拿结果,其余不用管。如果没吃早饭,还可以当天抽血。
5、拿好所有报告,B超、尿常规、白带报告单回到产科初诊室,医生会告知你下次复诊时间,并去产科护士台预约登记复诊时间就OK了。
6、最后1号房间:营养分析。这个基本走过场,有疑问就问问。

所有过程都顺利的话,2-3小时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10-01-23 
帖子
29 
好像知道长妇婴这边的水中分娩都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啊!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产程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 从宫口收缩到开满十指,大约在6-8小时(如果我没记错),这期间,注意吃东西喝水,为之后第二阶段储存体力。还有,躺着不容易生,多走动,蹲着直立俯卧等体位都有助于生产;
第二阶段 胎儿娩出阶段,一般不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医生会考虑用些手段如产钳(据医生说即使用产钳也不用紧张,现在产钳是一个机器,要固定抓对位置它才会合拢),在看到胎儿头时医生会提示不要用力,以免会阴拉伤或挤压到胎儿;
第三阶段 挤压出胎盘,这个时间很短

如果产妇用力正确,精神放松,三个阶段的时间还可缩短。怀孕圣经上说“放松可对抗机体的应激反应。”“分娩疼痛可能仅是一种信号,该信号提示机体需改变呼吸模式。放松肌肉、增加营养以帮助子宫工作。”“肌肉放松使得子宫更容易工作,当胎儿通过骨盆时,子宫颈管也更可能扩展。”

医生是说水中分娩一般能阴道分娩就能水中分娩,水中分娩的最大好处当然一是减轻疼痛,还有就是不用会阴侧切。如果会阴侧切的话缝针至少缝10针以上,要根据肌肉自然生长方向侧切,之后要根据这个方向缝补,里三层外三层的,水中分娩多也就缝个2,3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长妇婴建大卡超详细流程,汇报经验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