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事!“第三者”好烦小学报名遇到的各类问题上海入园体检——你问我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7 | 浏览数: 1467 |倒序浏览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7 
1#
发表于 2011-2-24 12: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是否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准。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中,特别要注意对孩子过失的处理。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等。发生这类过失的时候,许多父母会责怪孩子,如这样说:“你怎么搞的?能这么做吗?讨厌!快走吧,回家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必负,回去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如此这般,孩子怎么可能有责任心?细想一下,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

  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关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

  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一般来说,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当然,在这种时候,父母应当保持冷静,尽量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要夸大其词恐吓孩子,而应当实事求是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关的办法。

  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称为关键时刻,因为能否处理过先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责任心,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08-06-13 
帖子
13 
学习了
豆豆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7-09-21 
帖子
10261 
里根的父亲做的真好。

至少我肯定想不到这招
陌子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70 
小孩子的规则就是这么建立的,学习了但是却又觉得做不到。明白这些道理可真的面临看着孩子又退缩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9-01 
帖子
324 
很好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8-07-25 
帖子
63 
学习了。宝贝们小时候的习惯,秩序,规则,是非的培养特别重要。长大了就难学了。总觉得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一定要培养好习惯,我也很心疼宝宝,哎,现在严格点总比以后出现问题好。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9-01-13 
帖子
28 
习惯是很重要的,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平常的生活点滴中做起!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6-07-07 
帖子
123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