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369 |倒序浏览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4-5-5 
帖子
36 
1#
发表于 2015-9-15 21:5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宝宝就是吃了“转奶”的亏,那时候什么也不懂,真是硬转的,宝宝拉稀好几天,到了补充盐水的地步,现在想来真心后悔! 刚看到一篇比较全面的转奶攻略(还有特殊配方奶介绍很不错),特地分享给各位新晋的宝妈宝爸,为了宝宝多学学吧!!

图片1.jpg



宝宝换奶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非常谨慎认真的,不能急于一时,否则容易造成宝宝腹泻呕吐、便秘、过敏等不适反应。给宝宝换奶粉,必要的方法叫做转奶。
【宝宝需要转奶的三种情况】
1.从母乳换成专属的婴儿配方奶粉;
2.同一品牌奶粉,转换不同成长阶段;
3.转换不同品牌的奶粉。
宝宝转奶的方法】
1.在宝宝一岁前最好不要换来换去,每种配方都有相当的阶段奶粉,因为宝宝的肠胃和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好,而各种奶粉配方不一样,如果换了另外一种奶粉,宝宝又要去重新适应,这样容易引起宝宝拉肚子。但是过了一岁后,宝宝的消化和吸收系统比较成熟了一点,这时需要换另外一种奶粉,这样才可以均衡营养,让他更好的吸收。
2.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心急,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们有个适应的过程。
3.新旧混合换:与将要替换的奶粉掺和饮用,尽可能在原先使用的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开始可以量少一点,慢慢适当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比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4.按顿换:3天增加一次,第一次换先换中午的那次,吃上三天。然后每3天增加一次,顺序是中午、下午、早上、最后是晚上的。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转奶】
1.转奶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因为出现状况的话会分不清是哪方面引起的不适。
2.接种疫苗期间不要转奶。
3.生病(感冒发烧、起皮疹等)及肠胃有异于平时的时候不要转奶。
4.在出游时间的短期内不要转奶,怕宝宝会因水土引起不适。
【忌频繁给婴儿换奶粉】
婴儿是不适合频繁转奶的。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充分,对于不同食物的消化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此,家长千万不要频繁地更换奶粉。所以第一口奶的选择很重要,德国很多品牌像喜宝、爱他美、Humana都会有PRE段,适合早产宝宝和新生宝宝,作为宝宝第一口奶很不错。
【特殊配方奶粉更换方法】
1.较大婴儿奶粉:多为六个月以上宝宝设计,营养含量较婴儿配方奶粉高,蛋白质较高。
  其实一般的婴儿配方奶粉可供应宝宝至一岁,都不会有营养缺乏的现象,且此阶段的宝宝开始食用副食品,不一定需要更换成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较大婴儿配方。此时宝宝的肠胃机能虽已经比初生时成熟些,为了保险起见仍可采用渐进式换奶。
2.低敏配方奶粉:又称大豆配方奶粉。此配方不含乳糖,是针对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宝宝及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表层乳糖酶流失的宝宝设计。宝宝在拉肚子时可停用原配方奶粉,直接换成此配方;待腹泻改善后,若要换回原婴儿配方奶粉时,需以渐进式添加奶粉方式进行换奶。
3.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又称为防腹泻奶粉,其提供的营养可完全符合宝宝的需求,只是营养成份已经事先水解过,食入后不需经由宝宝的肠胃消化即可直接吸收,故此配方奶粉含渣量少或无渣,可减少宝宝的粪便量,多使用在急性或长期慢性拉肚子,以致在肠道酵素黏膜层受损,多种消化酵素缺乏之宝宝,或短肠症宝宝等。可直接停用原配方更换成防腹泻奶粉;若防腹泻奶粉泻奶粉要换回一般婴儿配方奶粉时,则需采用渐进式换奶方式。
4.婴儿配方奶粉:刚出生宝宝喝一般婴儿配方奶。而适合自己宝宝体质的奶粉才是最好的,当发现所食用的婴儿配方奶与宝宝的体质不合时,应立即停止原配方奶粉,改用其它品牌配方奶粉。(不适应情况一般有:腹泻、过敏)
5.早产儿奶粉早产儿奶粉适用于早产儿,当早产儿的体重发育至正常(大于2500公克)才可更换成婴儿配方奶粉,原奶粉每次减少一匙,改成添加婴儿配方奶粉一匙,直至完全更换成功。
妈妈们看懂了吗?给宝宝换奶粉这么多的门道,以后可得注意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史上最全转奶攻略,分享给新晋宝爸宝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