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2 | 浏览数: 1203 |倒序浏览
崽崽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6-09-18 
帖子
1628 
1#
发表于 2009-2-25 20: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第一剂                             0月龄:卡介苗  
1月龄:乙肝第二剂                                         2月龄:口服脊灰疫苗  
3月龄:口服脊灰疫苗 白百破第一剂               4月龄:口服脊灰疫苗 白百破第二剂
5月龄:白百破第三剂                                      6月龄:乙肝第三剂 流脑第一剂
8月龄:麻疹第一剂 乙脑第一剂                      9月龄:流脑第二剂
18月龄:白百破第四剂 麻疹第二剂                    2岁:乙脑第二剂
3岁:流脑第三剂                                                4岁:口服脊灰疫苗
6岁:流脑第四剂 乙脑第三剂 白破第一剂        16岁:白破第二剂

二类自费疫苗:
流脑A+C: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
无细胞白百破:接种时间同免费百白破
乙肝:儿童和成年人中易感人群接种,没有具体的年龄规定  
麻风腮:18个月代替麻疹接种
甲肝:一般1岁以后接种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
水痘:1岁以后接种  
流感:6个月-3岁儿童接种儿童流感 接种二针,3岁以上儿童接种成人剂型流感
肺炎: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
HIB:2月龄以上可接种  
轮状病毒:2个月-3岁婴幼儿


各类疫苗介绍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脊灰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
白白破: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流脑:预防流行性脑膜炎
麻疹:预防麻疹
乙脑:预防乙型脑炎
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流脑A+C:预防A型C型流脑
麻风腮: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甲肝:预防甲型肝炎
流感:预防流行性感冒
水痘:预防水痘
肺炎:预防90%的肺炎
HIB: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肺炎
轮状病毒: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夏秋季腹泻


注意事项
1)乙肝第一剂和卡介苗都在产院接种,低体重儿童需体重大于5斤才能接种
2)口服糖丸前半小时不宜喂奶,以防孩子吐奶时将疫苗一同吐出。服完后半小时内不宜热饮。
3)白百破有无细胞和全细胞之分,全细胞是免费的,但接种后付反应可能较大,接种了全细胞可改接种自费的无细胞,但反过来不可以。
4)麻疹疫苗第二剂可以用麻风腮疫苗代替。但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可以等孩子大一些试试吃鸡蛋是否仍过敏后接种。
5)流脑疫苗免费的是接种A群疫苗,可用A+C代替。因为前几年上海曾发过C群流脑病例。
6)乙脑疫苗有减毒和灭活之分,灭活疫苗初种8月龄第一针,隔一周接种第二针。减毒只需8月龄接种1针,具体要看地段医院有哪种疫苗了。
7)所有的疫苗接种后都可能会有发烧现象,妈妈要特别留意宝宝的体温变化。高烧要及时作退烧处理。宝宝当天接种后尽量不要洗澡,以免感染接种部位。实在要洗澡的话建议不使用沐浴露,清水洗就可以了。
8)二类疫苗都是自费的,妈妈们可以自行考虑是否接种,建议大家麻风腮和水痘一定要接种,因为发病率较高,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感染这两种疾病,每个公司出的疫苗有所不同,接种时间仅供大家参考。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11-03 
帖子
162 
一上来就看到这么实用的信息 谢谢楼主啦!
きれいな漪漪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11-22 
帖子
889 
很实用的信息,收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预防接种的时间程序表和一些注意事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