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5 | 浏览数: 1857 |倒序浏览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88 
1#
发表于 2011-4-21 11: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didilong 于 2011-4-21 11:14 编辑

  此前店方准备
  ■做足准备,增加人手,店里不会限流
  ■同一楼面可串柜台付账很方便
  ■货源准备充分,仓库备货3亿元
  记者首日体验
  ■开门10分钟就被迫限流
  ■买化妆品的挤在手表柜台前,一片忙乱
  ■好不容易排到了,柜台说没货了
  “不要挤!不要挤!”在一片喧嚣和拥挤中,三亚免税店终于开门营业,数百人一起涌入店堂,场面火爆而混乱。昨日是“离岛免税”政策试运行的第一天,短时间内涌入的巨大人流甚至一度让免税店不得不实行限流。
  在巨大客流冲击下,店方事先规划的理想化应对措施暴露出不足。而晨报记者昨日在现场体验到,之前所担心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不仅一一得到印证,甚至更加严重。
  意外1:
  4小时客流突破7000人次
  人超多,就像个大卖场!这是昨日在现场的媒体记者和游客对免税店的第一印象。
  免税店上午10点开门营业,8点刚过,门口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游客,到了10点,门外已聚集了数百人。免税店工作人员甚至组起了人墙维持秩序。
  开门的瞬间,数百人一起涌向大门,先前排队的秩序荡然无存。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入店内,再冲向各个柜台,原先宽敞明亮的店堂立即塞满了人。由于瞬间涌入的人流量太大,店门甚至在刚开10分钟后,就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
  据店方统计,截止到昨日下午2点,人流量已经突破7000人次。“根据评估,流量控制在800人-1000人次相对适宜。”免税店副总经理滕锐承认,人流量过大确实影响了购物环境。
  意外2:
  串柜台付费场面混乱
  由于化妆品柜台人满为患,不少游客选购了化妆品后,抱着商品来到人流相对较少的其他柜台结账,场面相当混乱。
  在欧米茄手表柜台,两名营业员一边要接受游客问询,一边还要收银,忙得不可开交。记者看到,在此结账的并不是买手表的游客,大多是买化妆品的游客。每个人都拿着选好的化妆品,穿过好几个柜台到这里付账。
  由于来付账的游客太多,好几名游客付完账后,留下的化妆品放在柜台里,营业员都来不及打包,等到想起打包时,却分不清谁是谁的,只得再次核对购物单。
  意外3:
  奢侈品店外等得心焦
  在Gucci等专卖店,店外拉起了警戒线,每次限量进入,其余人需要在线外等候。
  记者看到,开门不过二十分钟,Gucci店店外排起的长龙就有近30米。店内约有10多个顾客正在选购。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限流是出来一个才放进去一个。“要是人家呆在里面1个小时不出来怎么办?”记者问道:“那也没办法,只能等着。”该名工作人员回答。
  半小时之后,记者再次来到店外,队伍长度仍没有减少,记者找到排在队伍中部的一名女士,她表示自己已经排了40分钟的队,才排到一半的位置,估计还要半小时才能进去。
  意外4:
  化妆品缺货败兴而返
  试运行前,店方称已备货3亿元,然而开卖首日,就有游客发现自己想要的商品出现了缺货,断货主要出现在化妆品区。
  来自上海的徐{我爱妈网}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天就在免税店进行了“探营”,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香水,价格要比香港便宜好几十元,打算首日来购买。“今天一大早就跑到店里,好不容易排到了,柜台{我爱妈网}却告诉我已经没货了,只能下次再来买。”
  意外5:
  航班信息对接有误
  购物时,每个人需凭借个人身份信息和离岛航班信息办理购物卡。昨天有游客却发现,自己的航班信息在免税店电脑显示却出现错误,导致无法购物。
  北京游客王女士就遇到这个麻烦,电脑显示她的离岛航班是当天13时05分,无法购物,让她很惊讶。“我订的是今天19时25分的航班,肯定可以买东西的啊。”随后,王女士一行找到商场方,经过核对后发现是店内电脑信息录入错误,而且出现错误的不止一趟航班。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不少游客是要乘坐当天航班离开三亚的,为确保能买到免税商品,有些游客甚至提前1个多小时就来到店外等候。不过仍然有顾客因时间问题购物未果,甚至还与营业员发生了冲突。
  意外6:
  代友购物遇阻碍
  政策规定,每人购物有限值限量规定,昨日现场,不少游客拿着同伴的信息,代友购物,以为可以累计计算,却遭遇阻碍。
  在Gucci专卖店,一名女士购买了一个价值5000元以上的包,她还要求再买4个,但却被告知不能购买。“按规定1人可以买一个,我还有4个朋友的离岛机票,还可以再买4个。”她对限购不能理解。
  店方工作人员解释,每个人必须根据自己的信息办理购物卡,每张卡都有限量,而且不能在同一张购物卡上累加。
  ■记者体验
  买两件化妆品付款排队1小时20分钟
  在销售最为火爆的香水化妆品区,每个品牌柜台都挤满了选购的人群,收银台前也都排了长队。记者实地体验,仅仅排队付款的时间就花了1小时20分钟。
  在迪奥柜台,记者选购了两件化妆品,然后排到付款队伍的最后,此时时间是11点10分,记者前面还有15个人等着付款。
  记者看到,柜台只有一个收银员,所有程序都在电脑中录入,顾客付款时先要刷入购物卡,然后电脑读取信息,对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进行核对,不符合条件就显示提醒信息,信息无误的话才进入销售界面。销售时读取每件商品的条形码,电脑中会显示价格和件数,确认后跳出应付总金额。顾客可以选择现金付款和刷卡付款,付款完毕顾客会拿到提货单,然后收银员将商品打包好,订上货品单,再放到储存处。
  选择现金付款相对较快一些,平均时间在3分钟左右,刷卡付款则慢一些,平均在4分钟左右。
  排到记者时,已经是12点25分,记者完成整个购物流程,离开柜台时,时间为12点30分。从排队到完成付款时间,为1小时20分钟。
  ■花絮
  旅行团组团购物游
  昨日的现场,还出现了不少旅行团的身影,他们都是来体验首日免税购物的游客。
  来自浙江的张{我爱妈网}告诉记者,他们报了海南国旅的团,前一天晚上刚刚到达三亚,旅行社专门安排了20日上午来免税店体验免税购物。“提前就帮我们办好了手续,今天直接去买就行了,不过只有一个多小时。”携程产品经理陈鹤也告诉记者,携程专门推出了前来三亚的购物游产品,目前销售情况很不错,首批客人也于20日当天抵达。
  代购现场营销
  现场还出现了代购的身影,向前来购物的游客推销。“免税店5000元以上的奢侈品需要补税,税率一般都有20%-30%,我们直接从香港拿货,只需要交5%的服务费,相比免税店要便宜好多。”专门做代购的李东向记者介绍,他们也是抓住免税店开放的机会,来向游客推销自己的业务。
  ■点评
  “离岛免税”盼更多实惠
  “离岛免税”政策规定,除了限额5000元外,每人每次还可购买一件单价5000元以上商品,必须全额缴纳进境物品进口税(行邮税)。上海游客马雁说:“加行邮税后,单价便宜不了多少,所以,还是在5000元购物限额之内购买才能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惠。”
  三亚市免税店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国家征收的行邮税税率大概在10%至30%,根据商品种类和质地的差别而不同。免税店单价在5000元以上的商品,就算是同一个品牌、同一种系列,最后所补缴的行邮税也会存在差别,目前很难进行价格比较。
  很多游客反映,店里的商品比较齐全,但在购买时,还是受限太多,包括限品种、限次、限值和限量。
  海南海之缘旅行社市场部经理何雪涓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会激起游客海南游的热情,但免税购物存在的问题是5000元的免税额度相对较低,达不到游客需求。如果未来能够提高免税额度,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


我在想这样子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国企的建立,是不是证明国家想发这个方面的财呀?



博博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09-03-06 
帖子
14710 
那么可怕
给我泡泡,让我抱抱

贵宾用户

宝宝生日
2008-01-11 
帖子
绝倒 还这样~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318 
这不是在搞垄断吗

都放开,都别交税,不就不挤啦~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2 
中国人老说没钱,在国际上消费最高的还是中国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310 
买个东西东限制西限制
象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奢侈品销路旺!三亚免税店开门后意外不断 ,4小时突破7000人次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