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讲述:孩子喜怒无常
儿子庆庆2岁多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只能说单词,然后经常喜怒无常,脾气暴躁,易情绪化。有时候在一分钟前看起来还是很开心愉快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紧接着就开始发脾气,甚至哭闹,常常哭到泪珠滚滚,气也喘不过来。要哄很长时间才能好,问他原因,他也说不出来。而且有时候刚笑完突然大哭,或者刚大哭完一哄他又笑了。比如说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严重地影响他的情绪。孩子这样究竟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孩子讲述:喜怒无常有原因
1、“我”语言表达能力弱。 孩子常常哭闹、烦躁、喜怒无常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情绪不安稳、抑郁,但是由于年龄和自身发育的特性所致,语言表达能力太弱,无法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以上方式传达,所以表现出喜怒无常的现象
2、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不当。
孩子的个性品质是会受后天长期社会化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的,孩子的先天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各有特点,家长如果没有根据孩子的先天气质而给以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脾气急躁、哭闹、喜怒无常。 3、父母给“我”的榜样作用。 一些家长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性情急躁,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有没有人,都训斥或打骂孩子;或者依照自己的情绪来管教孩子,一会松、一会紧,让孩子不知所措。这些做法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容易让孩子模仿,成为坏脾气或喜怒无常。 4、父母对“我”的关心不够。 现在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关心不够,遇到什么事情不与孩子做交流沟通,不尊重孩子的意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也是孩子出现喜怒无常的原因。
5、“我”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孩子在发脾气时,不听劝不听哄,对大人讲的道理不屑一顾,自己的要求不达目的就不罢休。这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愉快和满足为标准。
6、家庭成员对“我”教养态度不一致。
有些孩子在为了目的而哭闹时,如果家长满足了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以后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同时,面对孩子的喜怒无常时,家长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要因为妈妈怕孩子哭闹而投降,那么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会因此而前功尽弃,而且以后孩子就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6、家庭成员对“我”教养态度不一致。 有些孩子在为了目的而哭闹时,如果家长满足了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以后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同时,面对孩子的喜怒无常时,家长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要因为妈妈怕孩子哭闹而投降,那么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会因此而前功尽弃,而且以后孩子就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